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2024年上半年已经落下帷幕。从装机规模来看,我国储能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再创新高,储能项目装机共计14.40GW/35.39GWh,已达到2023年全年装机规模的69%。 而资本市场方面,截至第一财经记者今日发稿,中信储能指数(CI005477)为945.02点,2024年以来已经下跌34.68%。 内卷与低价竞争仍存 今年上半年的储能市场,与光伏行业一样,同样可以用“卷”来概述。 研究机构认为,2024年前十名储能系统集成商将瓜分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将供大于求,储能系统集成环节较电芯环节竞争更为残酷,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含大储系统、工商储系统、户储系统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高工产业研究院表示。 随着储能玩家和产能的“狂飙”,价格战正在席卷储能产业链,储能赛道也进入洗牌博弈的周期。 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2014年至2023年),储能产业企业注册数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2年以来,每年新增注册企业规模都在4万家以上,截止2023年末,储能产业注册企业数量合计达15.76万家,较2014年增长超十倍。 2024年上半年,储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4.02万家,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两年半的时间内,储能产业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合计达15.58万家,截至2024年6月末,储能企业注册数量已“狂飙”至19.10万家。 浙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月,2小时储能系统和4小时储能项目EPC均出现了历史低价。2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区间为0.57元/Wh至0.85元/Wh,平均报价为0.66元/Wh,同比下降约四成,环比下降约两成。 价格下行影响企业利润。据万联证券统计,2024年一季度,储能产业链整体实现营收1390.59亿元,同比下降11.06%;实现归母净利润156.00亿元,同比下降6.09%。 “我并不担忧储能行业的内卷,这恰恰证明储能行业是有生命力的、繁荣的,未来是很美好的。”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对第一财经表示,价格降低背后的逻辑还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带来价格降低,价格降低是好事,价格降低了,才能让原来不能开发的资源得到开发,自然催熟市场。 “大”电芯趋势明确 综合今年上半年各大储能展的参展观察情况来看,储能行业正从280Ah过渡至314Ah电芯,并逐步向500Ah+电芯发展的趋势明确。 电芯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Ah是电芯的容量单位,代表其可存储的电量。 综合已公布的数据,500+Ah电芯多将于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陆续实现量产,从280Ah的量产到314Ah的量产经历了大概5年的时间,而从300+Ah到500+Ah的量产仅约1年时间。 比如2024年SNEC上海光储展期间,欣旺达(300207.SZ)旗下的欣旺达动力发布容量为625 Ah的储能电芯;瑞浦兰钧和楚能新能源同样发布容量为625 Ah的储能电芯。 光伏企业天合光能自产314Ah储能电芯的新一代柔性储能电池舱于今年二季度出货;晶科能源推出314Ah自研储能电芯,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期5GWh储能电芯产品产能投产并具备量产出货条件。 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预计314Ah容量的电芯将在下半年开始,在未来几年成为市场主流,会取代280Ah容量的电芯。” 另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瑞浦兰钧、远景动力、欣旺达、天合储能、海辰储能、鹏辉能源、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南都电源、赣锋锂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盛虹动能、豪鹏科技、海基新能源、力神电池等企业近30款300Ah+容量的储能电芯产品已经开始量产交付。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300Ah+储能锂电池会在2024年加速在国内大储、工商业储能产品中渗透,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不到3%提升至20%以上,理想情况将提升至30%。 海外回暖,下半年储能市场如何 海外欧洲市场的累库问题一直是储能行业热议话题。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一季度,欧洲户储市场持续处于去库阶段,不过目前欧洲的去库进度已经接近尾声。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4月和5月,我国分别对德国出口逆变器16.98和15.43万个,同比分别下降22.18%、31.53%,实现出口金额2.29亿元、2.64亿元,同比下降66.61%、60.38%。 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相比,我国4、5月对德国出口数据明显环比回升,同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欧洲户储去库拐点已至。”浙商证券认为,短期内欧洲户储景气度的扰动因素之一是库存情况,从逆变器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出口至欧洲的逆变器数据环比改善。 “德国是欧洲最大户储市场。”万联证券认为,基于对德国出口数据判断,欧洲户储去库预计已经进入尾声,在2023年下半年的低基数下,今年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储能的装机需求保持高增,直接反映在储能的招标规模走强。 根据行业机构的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5月,全国储能市场共计完成283项储能招投标,涉及储能系统、EPC(含设备)和直流侧,总规模为18.35GW/52.65GWh,分别同比增长82.77%/95.22%。 业内认为,由于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在3个月至6个月,今年前五个月高增长招标数据有望对下半年的装机投运规模形成支撑。 根据现阶段储能项目招投标、项目兑现度等情况,行业机构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预计,2024全年储能装机将达90GWh,同比增速76%。 中金证券认为,内卷背景下,全球市场对储能的需求仍保持强劲的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国内的大储能需求预计将持续旺盛。”该机构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出货量将达到273GWh,其中中国、美国、欧洲、澳洲、日本和其他地区分别为86GWh、78GWh、50GWh、6GWh、3GWh和49GWh。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上一篇:6月新型储能投运10GWh+,创2024年以来新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证000000号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